沈北新區發布“三大目標” 著力建設國內一流大學城
著力建設國內一流大學城;全力打造全國知名、東北第一的農產品及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重要集聚區;積極推動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邁入全國經開區百強行列,面向“十四五”,闊步新征程。9月21日,在“聚焦目標定位勇當振興先鋒”沈陽市系列新聞發布會(沈北新區專場)上,沈北新區區委書記吳軍、沈北新區政府代區長于勝林對外發布了沈北“三大目標”及具體實施舉措。
著力建設國內一流大學城
眾所周知,沈北高校和科創資源密集,擁有31所大中專院校、22個市級以上雙創載體、125處市級以上科研平臺、近千家科技型企業。為此,沈北新區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戰略性啟動國內一流大學城建設,將大學城建設成全市科創先導區、經濟新引擎。
在大學城建設過程中,沈北將爭創“五個一流”:一是產教融合爭一流。到2025年,高校聯盟組織架構基本形成;年轉化科技成果500項,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到50%。二是創新創業爭一流。到2025年,建設“雙創+”平臺100個,吸引雙創人口10萬人。三是人才集聚爭一流。到2025年,大學生本地就業率達到15%。四是配套體系爭一流。到2025年,高校科研創新平臺共享率達到60%;培育科技交易平臺5個;知識產權交易實現1000項。五是生態環境爭一流。到2025年,建設燈光秀場2個、休閑廣場10處、主題公園16個、景觀街角300個,區域綠化面積達45%以上。
全力打造全國知名、東北第一的
農產品及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重要集聚區
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是沈北的金字招牌,沈北新區是全國第一批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、全省唯一超百億產值農產品深加工區,已集聚行業規上企業61家、產值320億元,培育出肉類、糧油、乳制品、飼料、食品添加劑等5個產值超20億行業、3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、5家瞪羚企業和6家雛鷹企業,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集群發展態勢。沈北新區的第二個目標是深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基礎優勢,建設“全國知名、東北第一的農產品及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重要集聚區”。沈北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,提升越秀輝山、伊利乳業、東亞種業等企業的加工工藝技術水平、產品科技含量,朝全產業鏈數字化目標邁進,打造特色品牌知名度;通過挖掘中糧香雪、雙匯食品、禾豐食品等企業在優質糧油、高值化肉類、功能性乳制產品、新型生物飼料產品方面的潛力,全面提升產品附加值;積極鼓勵國字菜籃子、滿佳食品等企業發展健康食品、預制菜產業,加快建設越秀風行食品研究院乳業分院等重點農業科創平臺項目,引進完善配套產業鏈,全面提升產業創新能力。到2025年,實現產值500億元,輻射帶動經濟效益200億元。
積極推動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
邁入全國經開區百強行列
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。多年來,沈北新區充分利用輝山經開區平臺優勢,不斷深化改革創新,不斷擴大對外開放,優化營商環境,逐步成為沈陽都市圈樞紐地區、沈陽重要產業新區和人口集聚地。為此,沈北新區的第三個目標是,通過三年時間,推動輝山經開區實現晉級全國百強經開區目標。
目前,沈北新區已經制定出臺《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全國百強經開區三年行動方案(2022—2024年)》。未來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提升對外開放水平,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,主動融入“兩個循環”,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深化重點區域合作,搶抓中老鐵路“先鋒號”開通運營和RCEP協定生效重大機遇,打造對外開放場景,暢通外貿通道,培養外貿新業態新模式;提升科技創新水平,重點謀劃沈北科教融合園建設,加大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力度,按照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融合”理念,建設好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和配套生活環境;提升發展質量水平。
- 01 快看點丨最高法:從嚴懲治金融犯罪 守護人民群眾“錢袋子”安全
- 02 西寧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.3億元 提升青海省外貿發展水平
- 03 董揚:電動化轉型分“上下半場”產業生態雛形漸顯
- 04 從租房業務到家裝業務 自如的“智愛家”會是出租風嗎?
- 05 “決戰四季度、大干一百天” 四川促消費政策“工具箱”升級
- 06 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南京經濟呈現強勁韌性
- 07 江蘇睢寧:“五方掛鉤”幫扶機制助力鄉村振興
- 08 河北1至8月全省新增專利授權8萬件 同比增長8.4%
- 09 廣州樓市量價齊漲 十年房價翻不止一番房價漲幅明顯
- 010 今年上半年北京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8381.3億元 帶動數字消費近70億元